当前位置: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过年祭祖作文

2025-09-29 19:30:01节日作文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篇一:过年祭祖作文

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我们一大家人坐车前往我的老家——石梁乡。

接下来的第二站——婆婆的坟。走到婆婆的坟前,我仿佛看见了婆婆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看见了她那布满皱纹的脸,看见了她那热泪盈眶的眼。当我对婆婆行三拜九叩大礼时,我思绪万千:婆婆,您过得快乐吗?有朋友吗?爷爷在不在您的身边呢?……当我看见您坟前的纸钱燃得非常旺时,我立刻就明白了。又是一阵鞭炮声,这时,我又仿佛看见婆婆开心的笑容……

去石梁乡干什么呢?当然是去祭祖了。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后,我们到达了第一站:爷爷的坟前。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蜡、纸钱,错落有致地放到爷爷的坟前,并用打火机点燃了纸钱。接着我们再拿出香蜡,并将其点燃,插在爷爷的坟前,虔诚地希望爷爷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祝爷爷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接着,哥哥点燃了鞭炮,那声音震耳欲聋,这是为了告知那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的爷爷,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都过得很开心……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思念着爷爷、婆婆……

篇二:过年祭祖作文

在我的老家安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春节祭祖”,别认为这很普通,其实我们全家人对其是非常重视的。

在离老家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小镇——许岭镇,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许岭,安葬着我们徐氏几十代先人们。

山上,数不清的树木,荒草和荆棘,证实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为了祭拜祖先,我们也不会屈服,折断多余的树枝,踩平多刺的荆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坟地,我们看见了大大小小的坟。爷爷带路,先找到我们最亲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坟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张纸钱插在坟头上,接着叔叔拿出一叠纸钱在墓碑前点燃,我当时亲眼看见墓碑上玄孙一栏里有我和两个弟弟的名字,还有几个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他们没有来祭祖呢?也许是他们在外地过年,没有回来。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们就要给祖先叩头了,叩头时,先要双膝跪下,然后双手触地掌心向上,叩头三次,这样重复三遍才是对祖先最恭敬的礼节——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我们要把祖先“请回家”。

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们就要送祖了,送祖时要将供品移到餐桌上,鸡和鱼的头也要向着门外,我们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门外拜三拜,以示将祖先送回到极乐世界。这样整个春节祭祖仪式才算结束。

就象奶奶祈祷时说的那样,祖先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让我们也时时刻刻怀念他们吧!

篇三:过年祭祖作文

“走了,可可,该是去祭祖的时间了!”爸爸叫我。

在农村里,初一,是去祭祖的日子。一早,我们拿上许多写了字的黄纸、一些带黄纸的竹竿,还有鞭炮;然后步行来到一个离家不远的地方。爸爸介绍说,那儿就是我们祖坟所在的地方。

爸爸还告诉我,小时候,女性是不能上坟的;现在虽然好了,我能上坟了,也能把我的全名留在家谱里了,但妈妈还是不能上坟。在家谱里,也只能叫章氏,农村里,男尊女卑真明显!

这个地方,到处都是鞭炮的声音,再加上早上有雾,根本看不见前面的路,整个人被浸在乳白色的雾里,感觉自己的眼睛好像被蒙住了。

终于到了,爸爸递给我一个一根带黄纸的竹竿,对我说道:“把这个插到坟的前面。”这下我可纳闷了:这个为什么要插到这呢?难道祖宗在天堂里面还要拿这个练武艺吗?

烧完纸钱,开始放鞭炮。“乒乒乓乓”一阵后,我以为好了,转身就想走,谁知道,这里放完鞭炮还要拜一拜的。我走回来,认认真真地拜了三拜,老家的习惯跟城市里的差别太大了!

希望祖宗们在天堂里都好,也希望农村以后越来越开明,不会再有性别歧视。

篇四:过年祭祖作文

今年春节,我参加了爷爷家的祭祖活动。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还在睡梦中,耳边突然传来妈妈的喊声:“子萌快起来!要祭祖了!”我赶忙坐起来穿好衣服,来到堂屋。

我看见堂屋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神龛,神龛正中间树着一块两尺来高的木板,木板中间竖写的字我都认识:“张氏堂上历代祖先神位”。神龛前下方,摆着一张四方木桌。靠墙的桌面上,摆着一个白萝卜削成的底座上,上面插着点燃的两根蜡烛、三根香。

爷爷严肃地看了大家一圈,说:“都到了。”他转身正对神龛站直,我们站在他的后面。爷爷大声喊道:“上三牲!”话音刚落,奶奶、爸爸、伯伯从厨房出来,一人手里端着一个大盘子,分别摆着整只的熟鸡、整条的熟鲤鱼和一块煮熟的猪肉。他们依次递给爷爷,爷爷把这几样菜端端正正摆放在桌上。

爷爷又喊:“敬酒!”奶奶从酒柜里取出三个酒杯递给爷爷,爷爷把酒杯再摆放在“三牲”前。奶奶将一瓶白酒递给爷爷,爷爷将三个杯子斟满酒。再把瓶子放到桌上。

爷爷再喊:“拜年!”这时,伯伯提起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到屋门外点起来。鞭炮声一响,爷爷第一个跪到神龛前,大声说道:“列祖列宗在上:各位祖先保佑,今年一家平安。今备薄酒,给各位祖先拜年。求各位祖先赐福!”然后磕了三个头。他站起来后,其他人也按辈分大小,依次到桌前磕头。每个人磕头时,爷爷都要对着神龛说几句求祖先的话。比如奶奶磕头时,爷爷就说:“求祖宗保佑她的腰椎病不再犯。”轮到我和姐姐磕头时,爷爷说:“求祖宗保佑她会读书。”屋里的人都磕头完了,伯伯才点燃最后一捆鞭炮,进来拜年。他磕完头,鞭炮恰好放完。

爷爷吩咐把香和蜡烛撤下,把家里的其他菜都摆上桌子,盛上饭,摆上筷子,围着桌子摆好椅子,然后喊:“请祖先用餐!”然后对我们说:“我们走开,让祖先们安心吃年饭!”我们全体离开堂屋,大人们去做各自的事,我和姐姐们到屋外放烟花。天很黑,我看了下手表,这时是早上一点半。

大约半个小时,我听到妈妈在屋里喊:“子萌你们都进来,吃年饭了!”我和姐姐们进屋,和大人们围桌坐好,开始吃年饭。

我一边抢着自己喜欢的菜,一边问妈妈:“刚才你看到祖先了吗?”不等妈妈回答,爷爷笑着问我:“子萌,你现在能在县城好学校读书,靠的哪个?”我说:“当然是爸爸妈妈。”“那你爸爸妈妈能有钱送你读书,靠的是哪个呢?”我说:“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啊!”“对啊!”爷爷说,“爷爷有今天的幸福日子过,也是靠的爷爷的父母。所以,我们都要感谢父母,一代一代都要感谢!就比如今天的祭祖,也许祖先们没有来,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这时,爸爸指着指着神龛两边一副金字对联读道:“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r然后他告诉我,这是我们的祖先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好好劳动。

听了爷爷和爸爸的话,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吃完饭,抹了一把脸,妈妈要我再睡一觉。因为等天亮后,一家人还要到爷爷的父母坟上去磕头,这是春节祭祖的最后一环呢。

篇五:过年祭祖作文

新年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大家新年好呀!盼望已久的春节已经到来,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放鞭炮,准备年夜饭……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回到了乡下的家,准备和家人们团聚吃年夜饭。到家发现奶奶正在拜祖宗,我很好奇,为什么要拜祖宗呢?于是我问了正在忙得团团转的奶奶,奶奶说:“我们的祖宗也要过年呢,让祖宗保佑你们身体健康,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奶奶说完又催促我也去拜拜祖先,我走到了祭祖桌前,学着奶奶的样子,双手合掌,鞠躬九十度,慎重而严肃地向祭祖桌前拜了一拜、两拜、三拜……拜完我还是很纳闷,为什么春节里家家户户每年都要拜祖宗?于是我借了妈妈的手机,查了下资料。原来祭祖是春节期间的一种礼俗,是对自家列祖列宗的尊敬,对列祖列宗的感恩,我们中国人向来向善,所以祭祖这活动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代代相传。

祭祀完,就到了吃团圆饭的时间,桌子上堆满了满满的佳肴美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阿太和弟弟,还有我的堂爷爷、堂弟弟……整整围满了一桌,我们时不时举杯,长辈们时不时地从口袋摸出红包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屋子里时不时发出一片欢笑声……

我突然明白了祭祖的意义——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饮水思源,珍惜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并为之不懈奋斗。

篇六:过年祭祖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 !早上我起了床,我穿上新衣服,跑到奶奶房间说声:“新年好。”奶奶就把红包给我,真开心!

中午,奶奶和爷爷把八仙桌放到客厅,又打开门。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开着门,奶奶说:“因为便于祖先进屋就餐。”我点点头,奶奶就走到厨房烧饭,她把鱼,肉,鸡,鸭等好多东西放好 对我说:“这些东西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奶奶还说过年的时候一般是家里的男性来祭祖。我听着听着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咦?”怎么回事?我一看原来是菜熟了。

奶奶把这些东西放到大盆大碗里,说是因为“节庆圆满”。我看这些东西直流口水,于是我伸出我的“爪子”要去拿这些东西吃,可是奶奶拦住了我,不让我吃,我问为什么 ,奶奶说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祭过祖,如果没有祭过祖吃这些东西的话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在新的一年里也没有好运。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把这些东西搬到八仙桌上。爷爷在鸡,鸭,猪头上放小葱和小刀,说是便于分食,葱象征春天。然后爷爷开始燃香,点烛 ,尔后轮番斟酒,爷爷说要斟三次酒,每斟上一次酒,爷爷都要向祖先祭拜,最后要放三个鞭炮。

过年真好,可以拿到压岁钱,又让我学到了很多过年的知识,还可以吃到美味的东西!

篇七:过年祭祖作文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吃过中饭我在房间里看电视节目,爸爸在客厅喊我去帮忙。我来到客厅,看到爸爸面前堆了很多黄色的烧纸。爸爸叫我过去学着他做。爸爸先拿起大约二十张烧纸,在上面分横竖三行用剪刀捅出9个窟窿,然后把烧纸的中心对准方凳的一个角,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旋转,烧纸的角就错开了,看上去爸爸手里的烧纸象一个圆饼。爸爸说:“这样加工过的烧纸才叫纸钱,不打空的纸钱是用不掉的。”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才把烧纸都加工成“纸钱”。爸爸找了一个大竹篮,把纸钱放进了竹篮,同时还放进了很多我不认识的东西。听爸爸说是叫什么“金元宝”、“银元宝”、“金条”,还有什么“冥钞”,“冥钞”上面印的数字有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还有一亿元的。篮子里还放有鞭炮、馒头、酒和菜。

我和爸爸提着大竹篮来到山上,听到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看到很多坟前都有刚烧过的纸钱,有的人还没离开。我们来到一个大坟前,爸爸说这是我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爸爸很恭敬的把馒头和菜摆放在大坟前大墓碑旁边的石条上,还放上了2个小酒杯,在酒杯里斟满了酒。爸爸又从竹篮里拿出“纸钱”、“金元宝”、“银元宝”、“金条”,和“冥钞”。在拿“纸钱”时又拿出几张放回竹篮里,说是“纸钱”不能一次烧完,要留些明年再接着烧。其它的都在坟前焚烧。爸爸在“纸钱”时还拿了一些到附近的坟上烧,说他们现在是邻居,要分一些“纸钱”给邻居花。爸爸在烧“纸钱”时还向我说了很多我不懂的话。在“纸钱”快烧完的时候,爸爸拿出鞭炮绕大坟盘了一圈,然后把鞭炮的一头放到了烧“纸钱”的火上。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们离开了墓地。回来的路上爸爸告诉我:我们家还有很多亲人的坟埋在外地。给死去的人烧“纸钱”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重要的是要孝敬活着的长辈亲人,死后再怀念也没有用了。除夕祭祖只是对逝去亲人表示怀念的一种方式。

篇八:过年祭祖作文

腊月二十九那天,我们一家人一边坐着车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到老家——石门去祭祖。

我们经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后,终于到达了第一站——外婆的坟墓。四面八方都是大大小小的坟墓,还有葱翠欲滴的松树林和“孤苦伶仃”的荒草,我们先把草纸和冥币烧起来,再把香蜡和香炷插在土里,我看见墓碑上面刻着我的名字以及全家人的名字,我在心里暗想:怎么有些亲人今天没来呢?他们有可能在外面工作,没有时间吧;还有可能是他们在外面过年吧?我还看见外婆坟墓前的火越来越旺,这有可能是在天堂的外婆过得很开心,那布满皱纹的脸和蔼可亲的笑着脸,说明她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更好了,住上了高大的楼房……再加上看见我们来看她来了…

我们又来到第二站——外公的坟墓,我的外公喜欢喝酒,所以我们在烧纸的过程中也把外公的最爱——酒,倒在了火里,我仿佛看见外公坐在陈旧的竹条编制的椅子上乐呵呵的喝着酒呢,我还给外公叩头拜了三拜,祈求外公保佑我快乐成长、学习蒸蒸日上、做事一帆风顺……

祭祀完了,我们回家了我虽然从未见过他们的面,但可以从遗像上看出来他(她)们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慈眉善目,我会时时刻刻怀念他们的,愿他们在天堂无忧的安息吧!

篇九:过年祭祖作文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家人就忙碌起来。爸爸在大厅摆上了桌子,桌子上放糕点瓜果和一些杯子,杯子里面倒上老酒,妈妈点燃了香烛,拿来几个蒲团。我问爷爷:“我们是要祭拜祖先吗?”爷爷摸摸我的头,说:“当然啊。”

爷爷奶奶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拜了拜祖先,嘴里说着感谢祖先辛勤付出的话,还向祖先祈福,求平安。妈妈拉着我的手,讲起了我们的祖先在下沙“围垦”的故事。

“我们的祖先是从萧山过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下沙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因为洪水经常泛滥,不能种田。没有肥沃的农田就没有收入,人们都非常穷,吃不饱穿不暖,只能靠晒盐维持生计。这个时候,‘围垦’行动就开展起来了。”

“为什么叫围垦呢?围垦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围垦就是人们筑起了堤坝,把滩涂变成农田,人们在田地里种上农作物,就有钱吃饱穿暖了。”

听着妈妈的述说,我脑子里出现了一幅画面:许许多多的人带着铁锹,扁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喊着劳动号子,筑起了长长的堤坝,汹涌的钱塘江水被隔在外面了。原来的滩涂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妈妈还说起了她的外公(我的太公),当时是下沙农技站站长,村书记。他带领人们一起勤劳致富,办了下沙第一个镀锌厂,第一个棉纺厂。下沙有了自己的工厂,年轻人就可以进工厂工作,日子过得更好了。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能够不出下沙就学得好,他还接任了下沙中学的第二届校长并创办了下沙高中。

我非常惊讶地说:“妈妈,太公真了不起,他一个人又是办工厂,又是办学校,那得有多忙啊?”

妈妈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们现在祭祖,祈福,不仅仅是感谢他们,更是要学习祖先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嗯,听了妈妈的话,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祖先的这种精神,做一个有用的人。

祭祖仪式完毕,小伙伴喊我出去玩。小区里安静、整洁,放眼一看,四周围高楼大厦数不胜数,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这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来自祖先的勤劳付出。

篇十:过年祭祖作文

正在准备过年的时候,我们当然忘不了为爷爷祭祖了,于是我们一家人在我在外婆家玩好的时候,把我和我两个表弟带去祭祖的行列中了。

那天我并不是很兴奋,反而有点恐慌,因为在陡峭而危险的山中,爸爸还开“飙车”,不免让我觉得害怕,一到达地点,我就好象如释重负一样,舒了一口气。我拿着我的“水晶”枪和俩表弟纷纷往姐姐射,因为这是威力极小的。

到了老家,屋子里的几根残柱早已崩塌,屋前也是杂草一片。爸爸与叔公把祭祖的物品摆上桌,在香炉上点燃几支香,然后妈妈把纸钱折好往地上放,而陈宜坤也上去帮忙,则我呢,由于我不会折纸钱,就算我热心肠过去帮忙,也只能帮倒忙。正当纸钱烧好,爸爸要去楼上烧香的时候,叔公发现了楼上有一箱蜜蜂,我再说一遍,是蜜蜂,而不是蜂蜜。发现了这个重大消息之后,大家心里又是欢喜又是迷惑:太好了!有蜂蜜吃了!可是这蜂蜜是从哪儿来的呢?但后来大家也没管太多,只想吃蜜。叔公看见了我们期盼的眼神,马上“全副武装”,头戴塑料袋,手穿手套。叔公刚打开箱子,几只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飞出来了,在叔公拿出蜂巢的一瞬间,一旁的“观众”欢呼起来,可当叔公发布蜂巢里蜂蜜很少的“新闻”时,我们不禁又失魂落魄,但姐姐的一句吆喝又使大家振奋起来:“吃蜂蜜喽!纯天然、无加工的蜂蜜诶!”那位姐姐给我分了一块,我连着蜂巢一起吃下去,嗯……太甜了!都甜到掉牙了!我把蜂巢吐掉,真是回味无穷啊!

这次祭祖吃了那么甜的蜜,可多亏了那些勤劳的蜜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