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作文体裁节日作文内容页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700字

2025-07-15 14:30:01节日作文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1

手中的《出师表》轻轻的放下,心中的那份惆怅还是驱之不去,心里叹息着——诸葛亮啊,诸葛亮。

你才华横溢,却在卧龙岗隐居,是不是在乱世里难抒自己的才华,亦或是等候着自己的知音?

你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等为友,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徐庶临去时与刘备道出了你的名字,于是乎,才有了接下来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

你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决心出山为他打天下。临走时,你还嘱咐弟弟莫使田野荒芜,可你是否知道,这一去,就再也不能享受这优美的田园风光了?

火烧新野,二败曹军,一开始你就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才华。但是由于刘备的仁慈,你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荆州,退守夏口。并且为了打败曹操,只身一人前往江东,说服孙权抗曹在江东,你舌战群儒,并用激将法使周瑜说服孙权抗曹,但你的才智,使周瑜深深嫉妒,便安排了一个阴谋。

大江上,面对迎面而来的数十万之箭,你毫无惧色;面对周瑜惊讶的面孔,你没有一丝得意,因为你知道,这不算什么。

施法借东风,周郎烧赤壁。华容道上关羽的释放你早就推算到;荆州城外周瑜的怒火你一笑而过,

三气周瑜,你又挺进西川。在好朋友庞统死后,你帮助刘备取下西川。

你智取汉中,使得天下大势鼎足三分。但关羽的失利,刘备的复仇,都出乎了你的意料。

火烧连营八百里,陆逊还是止步于八阵图。白帝城刘备托孤,你伤感至极。

七擒孟获,在解决了西方的困扰后,你决定——北伐!

眼看蜀汉最弱,你六出祁山。收取姜维,智摆空城。但天意弄人,也许是你太过劳累,五丈原前,七七四十九盏明灯,点亮你的一片忠心!天上的明星陨落了,你的忠心却依在。不知你的魂魄是否曾回到隐居的那片风景优美的山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也许是需要休息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不仅是你对刘备许下的承诺,更是你这一生的真实写照!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这是多么的赤胆忠心!《出师表》,还有你的所作所为,都已经载入了史册,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如今的你已经是智慧的代名词。可是,你死去的时候是不是哀叹着卧龙岗的景色,哀叹着北伐大业没有完成,哀叹着没有完成刘备的嘱托呢?造化弄人啊!

诸葛亮啊,诸葛亮!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2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读着这篇《出师表》一文,我仿佛看见你伏案在桌前,望着眼前的《出师表》,已不由得泪眼滂沱……

你,本是山间一介布衣,因对刘先主三顾茅庐心怀感激,因而为他奔走效劳。你,为了汉室复兴,一心一意辅佐刘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你怀着对先主的追念,把希望全寄托在了刘后主的身上。但是“这位扶不起的阿斗”没有能像刘备那样英明治国。相反,他对政事全然不顾,全推给了你这位丞相,自己却亲信宦官,享乐后宫。你并没有因此放弃这位”扶不起的阿斗“,而是告诫他要”亲贤臣,远小人”。虽然你饱含了对刘后主的希望写下了这篇《出师表》,但是刘后主根本不予理睬,只是把它当作废纸一般置之不理。《出师表》一文饱含深情,陆游评价它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神堪伯仲间”谁知刘后主根本无动于衷。我仿佛听见你“夙夜忧叹”;看见你终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蜀国的兴衰,汉室的复兴,君主不予理睬,而你却忧心忡忡,这多么令人感到无奈!

蜀国的弱势终究没能阻挡统一的步伐。然而只管享乐的刘后主到了他乡,面对锦衣玉食的招待,竟然乐不思蜀!传说你神机妙算,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把此事也算到呢?倘若是,恐怕是死也不能瞑目了。

孔子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你,为了刘备的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奔走效劳了一生,直至死去。你的一片赤胆忠心,世人皆可见证。正因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你的英名得以流芳百世,你的精神得以活在人们的心中。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3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韵,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假如我是诸葛亮,也许会比真正的诸葛亮做的更好,不会留有一丝遗憾。不信,就让我来讲讲吧。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呕心沥血培养刘禅,让他也成为一代明君。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刘禅和诸葛亮面对面坐着,刘禅两手托着脑袋,一边不停地摇头,一边痛苦的呻吟,“不学了,不学了,这天书根本看不懂啊!”刘禅终于忍不住了,干脆把情绪爆发出来,我轻轻笑着,手里摇着扇子,慢慢开口:“殿下如果要成为一点(一代)明君,不努力怎么能行呢?你要比别人努力成百上千倍,才能成为万人之上的领导者,然后继续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刘禅满脸不服气,哼了一声随后甩下一个难题给我“相父,如果敌军从这边出来(进攻),我们该怎么办?相父,我们要从哪里出兵,怎么走合适呢?”刘禅一根手指在地图上指指画画,我一一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刘禅一脸崇拜的看着我:“相父,您可真是厉害,我还是老实的跟着您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代明君!”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把毕生所学都交给姜维,使蜀国后届(后继)有人。一天,我命人叫来姜维,“都督(丞相)您找我何事?”姜维开口问,我叫姜维坐下,我摇了摇手中的羽毛扇开口道:“这事我已思索多日,不能再拖了,我会将我的毕生所学交予你,这样,你文武双全,我蜀国必定是一强国!”姜维听后爽朗一笑:“原来如此,丞相,请吧!”接连几日,姜维都来到我的房间,由我亲自给他讲课,几年后,我相信他必然可以继承我的衣钵。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这么做,你呢?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4

《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中的著作,其中的故事情节更是扣人心弦。说起《三国演义》就不得不说道那时学识渊博,视为神人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才学是大家众所皆知的,但才学过人也不免惹来别人的嫉妒。就如三国时期同为英雄人物的周瑜,他因嫉妒诸葛亮的学识,便在一次与他共同出席的酒宴上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的出有赏;对不出,就以东光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出题。”周瑜大喜,便开口念到: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有家便是家。得志猫儿胜过虎,落泊凤凰不如奚佳。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前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周瑜听后心中大怒,但有言在先,便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沉默片刻后又说: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手便是妞。笼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长得丑,却还神态自若地说:有木便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乔。周瑜听出来诸葛亮的意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实在是忍无可忍,几欲发作,最后鲁肃替他解围说道:“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三国时期的人物,我们所熟识的哪个不是心思慎密,聪明过人,但诸葛亮却仍能生存在他们其中,并为众人所敬仰,这可并非常人能做到的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5

诸葛亮,何许人也?有着“智绝千古”之称的他,在我眼中却是一个逐梦者,他像一束光芒,于暗夜之中创造无边希望。

那年,草庐清幽,春意葱茏。特别的是,一个年轻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草庐中回响:“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样的话语,何等意气风发,这样的憧憬,又是何等美好!正是先主南阳三顾,孔明草庐一对,传为千古佳话。从此,“良臣择主而事”,诸葛亮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明主,开始了“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

暮春,白帝落花,残蕊满地。突如其来的夷陵一败,让十几年来建立的基业风雨飘摇。在刘先主的病榻前,诸葛亮泣不成声,肩负举国之重,衰亡抑或奋起?那句“竭股肱之力,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是他含泪的誓言,他终将以足够坚定的信念,去继续追寻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八月,渭水之滨,秋风萧瑟。经历过六年北伐路上的起起落落,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然,他终究放不下他的梦想,恨不能将他身后之事件件安排稳妥,于是,遗表,家书,一篇篇流传至今。终于,他走了,带着未完成的梦,带着深深的遗憾。留下的,是历史的长河中,一个逐梦之人不朽的身影。

在史书冰冷的字里行间,我读不懂诸葛亮的心路历程。但我想,在逐梦的路上,他走的问心无愧:做股肱之臣,他尽心竭力,不辞辛劳;出将入相,他一面连年出兵,一面治国安民。为了一个理想,他倾尽半生,付出全部,即使最终未能实现,可他作为一个逐梦者的坚毅,却激励了后世无数逐梦者,无数志士仁人。

他把梦想当做理想,把理想当做信仰,为之燃尽了生之热忱!

诸葛亮,一个逐梦的人,他正是照亮我内心的那束光芒。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我唯独欣赏着一个人。

此人“心悬八阵图,目击三分鼎”。是的,诸葛孔明,正是这个人。当今,用来形容孔明的词汇实在太多了。我们已经不能用“英名”、“伟大”来形容孔明了。在众人心中,孔明就像是一个神还记得他在隆中的高谈论阔,还记得他草船借箭的智慧,还记得他巧使空城计,还记得他舌战群儒时的自信,还记得他“两表”只为酬三顾的忠义,还记得他临死前的感慨这一幕幕,道出了他的智慧,演绎着他的神话般的人生孔明舌战群儒时,面对群儒的伶牙俐齿,唇枪舌剑,频频发难,孔明则以不卑不亢,用容大度的自信态度对之。可谓是“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迫的高度自信,使群儒从“咄咄逼人”态度化作唯唯诺诺一副狼狈不堪的丑态。在这种“万箭齐发”的舌战中,心虚会被人乘虚而入,自卑恰恰会中人下怀,动怒则会乱了自己的分寸,重要的是机智中见沉稳,潇洒中见庄重,灵活中见自信。舌战群儒,与其说是舌战,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孔明的能言善辩和自信挫败了东吴主降派的锐气由此可见,孔明是外交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另外,他还是十分忠义的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他辅佐后主刘禅,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收山川,取四蜀,定南蛮,六出祈山,七擒孟获论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欣赏他,但我更有属于我自己的人生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7

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惜,英年早逝,享年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立下赫赫战功军师,还是一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

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军队来夺取城池。各位大臣都慌了手脚,可是,诸葛亮却从容不迫,他放开双眉,面带微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城墙上。他命令把所有城门打开,并吩咐所有士兵都装成老百姓模样去打扫城外,自己则把所有的战旗收起来,他让两个书童拿着他的琴来到城墙上,自己坐下来弹琴,他双眼一闭;双手放到琴弦上,悠然自得的弹起琴来,边弹琴还边吟诵起诗来,脸上带着笑容,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司马懿见了这般情形,便说了声“撤”,他的二儿子疑惑不解,问道:“父亲,这不正是我们攻城的好时机吗?怎么还撤兵呢?”司马懿说道:“我多次与孔明交战,假若现在攻进去,里面必有埋伏!这样不仅没攻城,反倒会造成两面俱伤。”于是,司马懿便带领十五万大军返回魏国。

由此可见,诸葛亮面对十五万兵马,他是多么冷静!更让我对他的临危不惧赞不绝口。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假若他没有那么多的智慧,能在城中坚守,以退为进吗?之所以诸葛亮能让后人感动的泪满衣襟,是因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的英雄!只可惜,他没有遇到明君呀!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在世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难道,这不值得人们敬佩吗?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8

诸葛亮,乃是天下奇才。也是蜀国的军师,曾经火烧连营、火烧赤壁、火烧博望,都是他的缕缕战绩,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

在《三国演义》当中,就算是曹操带着二十万大军但听到诸葛亮的名字,也都是闻风丧胆,人多却不敢上前攻打,他们怕诸葛亮再用什么妙计。刘备曾经三顾茅庐,就是为了请到诸葛亮出山。

有一次周瑜想杀了他为吴国出气,于是给他了一个难题,让他用十天时间造出三十万支羽箭。就是全军工匠也要三个月才能造好,时间哪里够啊。可是诸葛亮挥着宽大的袖口却说,十天那岂不是误了军中大事,不行不行!我只用三天时间就可以造出十万只羽箭,周瑜在一旁结结巴巴地说:“三天?”诸葛亮却说:“没错,就是三天,如果做不出甘愿受军阀处置”。这可把在一旁忠厚老实的鲁肃给吓坏了,赶紧对诸葛亮说:“你干嘛呀!好好的十一天时间你不要,却选择了三天,诸葛亮却跟他说周瑜想要害我呀!这三天十天不也是一个道理吗?”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诸葛亮远远看见鲁肃说:“快来快来我带你去取箭,你给我借的十艘小船,还有那几个士兵都准备好了吗?”鲁肃说“我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早都已经准备好了”。于是诸葛亮和鲁肃,只在船舱喝酒,轻轻松松借到了箭,就连周瑜也对诸葛亮的这般才能赞叹不已。

我非常崇拜智慧过人的诸葛亮,他精忠报国鞠躬尽瘁,而又奋发有为。我也要好好读书,积累更多的知识与智慧,长大以后去报效国家,如果你问我三国里我最喜欢的英雄是谁,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足智多谋,忠君爱国,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诸葛亮。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9

从来,我对阅读几乎不曾感到兴趣,尤其像是内容平淡,内容毫无波澜起伏的文章,才读上几分钟,眼皮就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进入睡眠状态。感觉这并不像书,反而比较像是催眠曲。但就在几年前的某天,百般无聊之际,翻开了《三国演义》,竟翻转了我对书的反感,因为书中人物性格个个截然不同,或急躁、或沉着、或优柔寡断、或刚毅果决。其中有个人物更令我崇拜不已,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头脑冷静,神机妙算,我不知不觉地崇拜他,欣赏他。我快速看完了该书内容,仿佛自己也漫步于三国时期,亲自经历了不少事情。

诸葛孔明,是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恳态度所感动,于是决定要尽其全力的帮助蜀国。他的每个指令、每个动作,都对蜀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让我对他的崇拜之心有增无减。有了他,三日之内取得十万支箭并非难事;勇敢带领蜀国与强大的魏国持久抗衡。幸亏了他的军法与计谋,让蜀、吴联军可以在赤壁之战轻松地使魏国的船只付之一炬,并断绝了曹操南征的野心。

古代聪明的军师与将领,往往会忘恩负义,自行篡位为王。尽管刘备在临终前托孤甚至于示意他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却依然对刘禅忠心耿耿,竭尽全力的辅佐他。即使最后因刘备失策而导致国家面临灭亡,他还是带着蜀汉,奉献到他的最后一刻。如此忠厚的臣子,古今究竟有几人?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度真的无与伦比,令人望尘莫及。人们无一不赞颂他,也无一不啧啧称奇。四川居民在诸葛亮卒后也为了他立了间武侯祠,可见他深得民心、受人爱戴。他的发明及军法,甚至沿用至唐朝,可见他是个有才华的政治家与发明家。当有空的时候,我便会随意读几页三国演义,以期许我自己向他看齐。

缅怀诸葛亮我心中的历史名人作文 篇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那个皇室倾颓,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未出茅庐便先知天下三分,初次登场,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官巾,身披鹤厂,飘然若神人,好一副君子相。后来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羽扇挥舞间,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

他生命的底色便是忠。自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内心感激,一心辅佐其完成大业。东吴曾请他去和他哥哥同朝为官,他未去;白帝城刘备托孤,让其辅佐刘禅,若刘禅不成器,他则可取而代之,他未应。后来一篇《出师表》字字泣血出肺腑。后两次北伐,直至病死,他仍惦念着蜀国大业,死不瞑目。“托孤未付先君望,恨入岷江昼夜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谱出一幅雄壮的英雄绝唱。

他淡泊名利,他曾给儿子诸葛瞻写过一篇《诫子书》。信里便体现了他始终秉承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本有惊世奇才,却无异于名声显贵,只隐于田间草庐。他官至丞相,上表时指出,自己只有800株树,15顷地。临死时吩咐,下葬时只需挖洞一个,自己穿平常衣服即可,不需其它的陪葬物。可见他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他一身凛然正气,亦德亦有才,有功亦不自傲。

他足智多谋,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决胜千里之能。“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历史的风尘遮不住他智慧的目光,城市的喧嚣阻不断他的凝思妙想。他已然是智慧的化身。

遗庙空萧然,空灵贯千岁。穿越历史长河,悠悠天地间,卧龙诸葛,注定是是一个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