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1
“端午到,人欢笑,包粽子,赛龙舟……”大街小巷里传出了快乐的歌声,没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了我们的生活里,你们来听一听一个传说故事吧!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划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了。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里都飘着粽子的香味,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豆沙馅的,有肉馅的…………我最喜欢吃肉馅的,我一口咬下去,那个粽子里面是一块五花肉包裹着一颗大红枣,吃起来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粽子,用绿绿的粽叶包裹粘粘的糯米,里面放上自己喜欢的馅儿,粽香扑鼻。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2
大口大口地吃着粽子,津津有味地看着人们举行龙舟比赛,你猜到今天是什么节日了吧! 告诉你,这正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这倒让我想起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古代战国时期,屈原被楚国国君疏远后,又被流放。当时,秦国将要入侵楚国。而忧国忧民的屈原异常悲愤,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河自尽殉国了。人们不仅非常同情屈原,而且还非常怀念这位爱国诗人。于是,就划动大小船只去打捞。与此同时,人们还向江中抛洒食物,这样做为的是让虾兵蟹将看见屈原的尸体,不要去吃他,也不要去伤害他。后来,就形成了过端午节时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这个习俗已经沿袭两千多年了。
而在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酒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激情除腐,杀菌防病。因为这一天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3
我围在妈妈旁,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只见妈妈手拿粽叶,上下翻飞,棕绳左右缠连,不到一分钟,一个饱满匀称的粽子就呈现在手里。“哇——”我们赞叹着,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开始包粽子了。我心中默默念叨着要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的角,可是就这么简单的一步做起来却很难,我费了半天的劲才折好。然后是往里面放米和豆子。这一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绑绳是最难的一步,要用嘴巴咬着绳子的一头,还要一手拿着粽子,一手缠线。绳子需要绕过粽子的每个角,才能把粽子包得又结实又美观。我试了好几次,都把粽子捆成“饼子”了。我回忆着厨师教的方法,试了几次,终于一个粽子成型了。我高兴极了,虽然它的外形有些丑,但这是我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成果,我还是越看越高兴,你瞧,它们正对着我笑呢!
我一共包了5个粽子,两只胳膊都累酸了。我看到妈妈每天做家务的辛苦,以后一定要多为妈妈分担一些。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欢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粽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粽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粽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粽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样样能够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粽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粽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粽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粽子很异常。然后细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粽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我的成果,今年的端午节既异常又开心!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5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都要吃粽子,我们家乡粽子的品种可多了,有红豆粽、绿豆粽、鲜肉粽、蛋黄粽、香肠粽……说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你呢?端午节这天我们早上吃美味粽子,中午吃“五红”,红烧肉、红烧鱼、红萝卜、苋菜、虾子。多红火的一顿午餐呀!这一天不仅有的吃,还有的玩。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那样你会大饱口福和眼福哟!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写的就是中国富有特色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别称有:端阳节,重五节。是纪念“孝女”曹娥的节日。不过,少数人说,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听哥哥说,重五的名字来源是这天,各家要用红、蓝、白、黑、黄等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人称“长命缕”要插“五端”艾草、蒜头、菖蒲、石榴花、龙船花。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瓜、黄方过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鸦、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天要在儿童的额头上用雄黄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许多五在一起就成“重五。”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入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咬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遗体,以免伤害屈原。
嘿﹗街上还有更多好玩,有趣的习俗,去看看吧﹗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7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有学问,一直在楚王身边做官,在屈原尽心尽力的扶持下,楚国日益强大、富裕起来。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国君听信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边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间,屈原听到国土和国都都被敌军占领了,到处都是战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悲痛之极他写下了《离骚》这一首诗,便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含着泪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得饱饱的,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个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听了粽子的来历,该听赛龙舟的来历了。
当时百姓们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寻找。顺着河流一直来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后来人们将竹筏改造成了龙的摸样,因为鱼虾怕龙,便会四处散开,不去碰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儿童还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但可以驱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药、雄黄、朱砂等配料。先将这些配料用丝巾包起来,然后再用五色线缝制,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当端午的歌谣在我耳畔响起,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让我想起屈原。他是我国有名的爱国诗人,曾在诗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都会吃粽子。
我爱端午,也喜欢吃粽子。软糯可口的粽子像一只只白胖胖的小肥猪,再配上一点甜甜的白糖,那味道好吃到让我无法比喻。
我爱端午,也爱走百步。吃完粽子奶奶带我去南湖公园走百步。哇,好热闹啊!茂盛的大树在向我招手,美丽的荷花在向我微笑,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开心的小朋友们嬉戏打闹着,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我真是太开心了!
我爱吃粽子,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9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
一大早,我就被外面“叮呤咣啷”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要准备包粽子了。只见外婆先把一片箬叶折成漏斗形状,接着放入一半米,然后放入一块肉,再把米填满,最后把箬叶合上,用绳子扎紧,一个肉粽就完成了。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包起来,可糯米就像淘气的娃娃,不听话地往外跑。弄得我气急败坏,不知如何是好。外婆慈祥地看着我,耐心地说:“宝贝!别着急,我来教你。”在外婆手把手地指导下,我也包好了一个肉粽。我迫不及待地提着包好的粽子,满心欢喜地给妈妈看。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多粽子,有豆沙粽、大肉粽、蚕豆粽还有板栗肉粽。而我最喜欢就是大肉粽,黄灿灿的糯米闪闪发光,一口咬下去,软软的、润润的、香香的,那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既开心又有意义。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再次感受到外婆满满的爱!
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10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的屈原大夫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后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会自发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节,母亲也买来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种,有蛋黄味、有肉味……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红枣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纯糯米做的,形状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个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绑在粽子外层的线,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叶一层一层剥掉。一个金黄色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软软的,带有竹叶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尽,老百姓全力打捞他的尸体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一只粽子就被我消灭了。
我吃完后想:粽子这么好吃,希望在遥远的未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