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
金界壕遗址建于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纪,是金朝为抵御西部蒙古诸族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这种以壕堑、土堞、边堡、关隘、古城为一体的巨大土石混筑工程,仅次于我国的万里长城。金界壕全长6500余公里,分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西南路。分布在黑龙江段的界壕全长213.36公里,依不同地势和段落有单线和复线区别,主要配置有边堡21座,边关隘口2处,大型屯兵古城4座。
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属于嫩江平原西北端;西部地势高峻,山势浑圆雄峻,林海莽莽茂密。海拔高度最低处180米,最高处为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海拔在1000米以上。它连贯了黑龙江西部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既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省区界,又是黑龙江省甘南县、龙江县、碾子山区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翰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扎赉特旗的县、市、旗界。
金界壕遗址(黑龙江段)起自甘南县灯塔村,经过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止于龙江县东北沟村。分布在9个乡镇,25个村,75个屯,经过大小河流18条,公路17条,大车道及村屯道52条,冲沟182个。黑龙江段界壕大部分穿行于群山峻岭之中,顺山势绵延起伏,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大兴安岭东部,边堡之间保持“密而不繁”、“疏而不露”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伟大力量。20_年6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2
朋友们,盛夏时节,湛蓝高空下无边的草原上,茸茸芳草被风染得葱茏青黝,脆嫩的草尖闪耀着粼粼的金色光芒。艳而不俗、美而不媚的金莲花遍地盈野,热烈地喷吐着芬芳,似乎在显示着这片土地的高贵与神秘。这就是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金莲川草原。据史料记载,金莲花,“至秋花干而不落,”以她那顽强的生命力,盛开在塞北的草原,为正蓝旗富饶的土地平添几多秀色。多少文人墨客有着对金莲花的咏赞。清朝诗人胡曾恩就赋诗咏唱金莲花云: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奇英。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 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这首诗把金莲花比做天宫瑶池边的芙蓉,可谓十分贴切。金莲川地处正蓝旗闪电河沿岸,辽代为桓州辖地,是辽朝皇帝和契丹达官贵族们的游猎避暑之地。在金代为桓州威远军节度使、抚州镇宁军节度使所辖。据史书记载:金莲川,原名为曷里浒东川。金大定八年,也就是公元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为选择“捺钵”(“捺钵”是契丹语,意为“皇帝的营帐”)之地,来到此处,看到川中长满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遂以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曷里浒东川更名为金莲川。此后,金朝历代皇帝就把这里作为夏“捺钵”的避暑胜地,在这里建凉陉离宫。“景明宫”、“扬武殿”等就修建在这里。成吉思汗亲征漠南时,也曾在金莲川凉陉驻扎避暑,修整军队。1251年,蒙哥即蒙古大汗位之后,委任其弟忽必烈执掌“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也就是执掌军事及行政大权。第二年,忽必烈奉命南下,驻在桓州、抚州两地之间的滦水上游,“开邸金莲川”,从而金莲川又成为蒙古王室成员避暑狩猎行宫。忽必烈还以此为创业根据地,招募天下名士,组成了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正是在金莲川幕府的鼎力辅佐下,才有了后来大元朝的繁荣与辉煌。金莲川草原,孕育出了多少真性情、多才艺的的察哈尔人;而真性情多才艺的察哈尔人,又创造出了多少醇厚质朴的草原风土人情,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要数他们的婚俗了。在金莲川草原上,察哈尔蒙古人的婚礼庄重而朴实。婚前,要请人说媒,到女方家给女方家长敬献哈达,商议婚礼事宜。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方要举行由迎亲队伍和亲朋好友参加的祝福新房仪式。女方同时也要举行由同乡姑娘参加的“姑娘宴”。在迎亲前男方还要举行新郎起行宴。男女双方要互赠礼品,主要是给双方父母和兄长敬献礼物。迎亲和送亲是察哈尔婚礼中最为庄重热烈的场面。这里的婚礼简直就是一场歌舞盛会:青年人尽情欢歌,老年人频频为新婚夫妇祝福,一派喜悦之情溢满庭院。宴席上的主要食品当然是鲜美可口的肉食和圣洁的奶食品了。有大块的手把(扒)肉,大碗的马奶酒等。婚宴上人们载歌载舞,敬酒歌、祝宴歌一轮又一轮,把婚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大家欢聚一堂。尽情分享吉庆的时光!一对新人象金莲花一样灿烂夺目,令人陶然沉醉。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3
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心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电影《红高梁》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当它荣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金熊奖》。从此,在这里摄制影视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被誉为中国一绝”。目前,在这里拍摄的影视片多达50余部,国内外的一些影帝”、影星”、明星”大多从这里升起,这里也是大腕”导演们频频涉猎”影视片获奖机遇的地方。镇北堡西部影城,它诞生在两座曾被世人遗忘的古堡中。沿公路边的古堡俗称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古代军事要塞的兵营,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毁,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据传说,当年明朝参将韩玉将军准备在贺兰山这一带修建城堡时,曾请所谓风水先生”看过这里的风水”,先生走遍四周,说这地方正处在贺兰山山脉中间,有卧龙怀珠之势”,更有一条龙脉”延伸下来,预言此处将来必出帝王将相”,于是韩玉才决定把城堡建在这里,就成了现在的镇北堡。古往今来这里帝王将相倒是没有出过,但轰动世界影坛的影视作品和明星、名导却是出了不少。到了清代为防御外族的乘虚而入,于是,在震毁的老堡”旁边不到200米处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点的土城堡,这就是所称的新堡”,它大约落成于旧堡被震毁后的两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历史。这种古堡,在当地俗称土围了”,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覆土建筑”。古代人也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墙体没有一块砖石,完全用黄土夯筑而成。经过数百年的雨雪风霜以及人为的破坏,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边防要塞的雄资已经荡然无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61年,在附近南梁农场劳动的张贤亮发现它具有一种衰而不败的雄浑气势和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到80年代,他平反后,第一次将镇北堡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在书中称镇南堡”,并将它介绍给影视界,电影《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就是在这一时期拍摄并获得国际大奖的,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及同仁们创办的西部影视城”、中国一绝”的镇北堡西部影城之基地。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4
成吉思宝格都山:距别力古台镇西35公里,位于101省道北侧15公里,海拨1303.2米,相对高度208米,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系火山玄武岩地质结构,形成于上新世第三纪。该山雄伟壮观,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北山坡酷似成吉思汗的仰面头像,其头发、额头、眼眉、眼睛、鼻梁、上下嘴唇、下颌、胡须等,比例恰当,形象逼真,神奇至极,尤如成吉思汗与苍天仰面对话,故称“成吉思宝格都山”(意为成吉思汗圣山)。据传,成吉思汗曾在此祭祀长生天,因此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牧民的敬仰和顶礼膜拜,被赋予了神奇的人文内涵,成为了全旗祭祀的圣山。每年农历5月15日的祭祀场面十分盛大,仪式极其隆重。
圣山周围地域广袤,野趣横生。清澈透明的季节湖依傍在圣山的身旁,与它遥遥相望的是天然的梯形火山台地,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平顶山,这里流淌着稀有的火山熔岩矿泉水。圣山的北边环绕着哈喇土里木湖,雨水丰沛时,可形成三个湖,好像是祭奠成吉思汗的三尊美酒。
此外,这座神奇的孤山能够显现若干景象,实属罕见,从东侧向西望去,能看到圣山仰面头像;从西北面向东南方向望,则呈现出一位雍荣华贵的妇人头像;从东南面向西北望去,却又像一头雄狮。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5
今天是我们来银川的第二天,早上早早就起来吃过早饭,我们准备好水和一些吃的东西就直接去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影视城离银川市坐车大约1小时就到了。
来到门口,首先看到是一大片金黄金黄的向日葵,有的低着头有的弯着腰,在风中来回摇摆,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影视城分为三个部分,清城、明城、和银川古老一条街。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清城。清城门口就好像咱们西安的城门,进入城门,一下子好像从现代回到了古时候。有繁华的街道,街道两边有很多的酒家、客栈,还有古代人卖的东西,米、烟还有各种香料等等。简直就和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古时候一模一样。导游说是,拍的电影和电视好多场景就是在这边拍的。最里边是牛魔王宫,这个就是《大话西游》里牛魔王的牛府。门口的旗子和院子里好多灯笼上都写着牛府。我们去他的卧室坐了坐,感受了一下牛魔王的牛气,哈哈。
参观完清城,我们就来到了银川古老一条街,这个街道一看就是过去银川街道的样子,石头铺的街道,两边的房子全是青石青瓦,有做生意的,还有遗留下来的邮电所、大公报社和当铺,看到这些,就能使人们想起来过去银川街道的景象。
最后我们去了明城,穿过一座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城,这得听导游阿姨讲,有拍好多电影的场景。有《红高粱》的月亮门,还有革命时期的红卫兵的院子。还有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龙门客栈。站在这里,就好像来到了当时电影里的场景中。
在这里参观,就像他们宣传的那样,来时是游客,走时是明星的感觉。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6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盟西北部。东经105°8′20〞-107°38′20〞,北纬40°41′30〞-42°21′'40〞。东与乌拉特中旗交界,西与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毗邻,南与杭锦后旗、磴口县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全旗东西长210千米,南北宽130千米,总面积24925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_年)。
旗人民政府驻巴音宝力格镇,邮编:015500。代码:150825。区号:0478。拼音:Wulatehou Qi。
行政区划
乌拉特后旗辖3个镇、2个苏木:巴音宝力格镇、呼和温都尔镇、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前达门苏木、获各琦苏木。
历史沿革
乌拉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匠人”。1952年设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70年设潮格旗,1981年改今名。
20_年,乌拉特后旗辖3个镇、9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4809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巴音宝力格镇 16683呼和温都尔镇 8158 赛乌素镇 11690 乌根高勒苏木 2802 潮格温都尔苏木 2106 那仁宝力格苏木 931 巴音戈壁苏木 981 巴音温都尔苏木1476 乌力吉苏木 877 宝音图苏木 975 巴音前达门苏木 906 格日勒图敖登苏木 505
?年,乌拉特后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_年或20_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巴音宝力格镇:辖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4个居委会;友联、东升、团结3个村;洁日格、莎如拉、朱斯木尔、那仁乌拉、宝力格、乌兰6个嘎查。
呼和温都尔镇:辖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7个居委会;广林、大树湾2个村;红旗、西补隆、乌兰哈少3个嘎查。
赛乌素镇:辖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7个居委会;希日淖尔、宝日布、哈日朝鲁、乌兰敖包、韩乌拉5个嘎查。
乌根高勒苏木:辖 巴彦淖尔、吉格斯淖尔、巴音乌拉、阿拉腾哈拉4个嘎查;和丰村。
那仁宝力格苏木:辖 阿日其图、查干温都尔、呼和温都尔、那仁乌布尔4个嘎查。
巴音戈壁苏木:辖 巴拉乌拉、前达门、查干高勒3个嘎查。
巴音温都尔苏木:辖 毕力其尔、莫林、乌宝力格、满都拉4个嘎查。
乌力吉苏木:辖 查干敖包、西尼乌素、巴音淖如3个嘎查。
宝音图苏木:辖 巴音哈少、巴音高勒、巴音满都乎、巴音乌素、阿布日勒图、苏布日格6个嘎查。
巴音前达门苏木:辖 乌力吉图、巴音查干、巴音呼热、哈拉图4个嘎查。
20_年7月8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_]158号)将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驻地由赛乌素镇迁至巴音宝力格镇。
乌拉特后旗辖3个镇、7个苏木:巴音宝力格镇、呼和温都尔镇、赛乌素镇、乌根高勒苏木、那仁宝力格苏木、巴音戈壁苏木、巴音温都尔苏木、乌力吉苏木、宝音图苏木、巴音前达门苏木。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7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丰州故城西北角,距市区17公里。约建于辽圣宗时(983一1031年在位),历代都曾维修。近年又经修缮,恢复了塔刹,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米。基座为束腰须弥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转角倚柱为砖雕蟠龙柱,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字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
每层设腰檐和平座,腰檐下砌出斗拱承托。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至第七层远眺山川景色。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6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明各代题记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关系及社会状况,是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8
秦长城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固阳县城正北7公里处,请大家向两边的山坡上看,这条宛若游龙、蜿蜒于群山之中的石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长城。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是秦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抗匈奴而筑。后来汉武帝又派卫青进行过修复,故又称秦汉长城,距今已有2200余年。请大家随我从步道登城,边走边听我为您介绍。秦长城西起狼山西端,东经武川县出大青山,在呼和浩特北郊红山口东侧与战国赵长城相接,在固阳境内横穿中部,蜿蜒于色尔腾山北坡上,长度约为120公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段秦长城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段,它的修筑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墙体多以黑褐色厚石片垒砌,建于山峦的阳面半坡上,在石料丰富的山地一般为石筑,在低山、坡势较缓地带采用石土混筑方法,两侧垒砌石头,中间填以土石,山隘谷口及平川地带采用夯土建筑。秦长城城墙最高处4.5米,顶宽2.8米,在城墙内侧,每隔千米有一座烽火台,也是用石块砌成,这就是烽燧遗址。秦长城的烽燧与长城主体分离,位于长城内侧的山头,烽烽相望,颇为壮观。可能有的游客已经发现了,在城墙的下面,隔一段就有一个方形的孔洞,它在长城上起什么作用呢?对,这就是古人专门为长城设计的排水系统,可见这些戍边将士们不仅仅只会打仗,还懂建筑呢,真可谓是有勇有谋啊!您随手拾起一块散落的砌城石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有一个或几个方形的孔,这就是有名的“箭穿石”。
相传是当年匈奴军队猛烈攻城的时候,万箭齐发留下的。在固阳秦长城红石板沟段有一处豁口,相传就是孟姜女千里寻夫不见,哭倒长城的地方。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蒙恬大将军的点将台,相传是当年秦大将蒙恬战前点兵列队迎战匈奴的地方。站在这里,眺望巍峨的群山,壮观的城障,遥想始皇当年,狼烟四起,号角连天,一统天下,气度非凡。
不知是否能激起您浮想联翩?金堑壕是我国古代金国所修筑的“长城”,又作“金界壕”、“金长城”。据《金史》记载,天眷元年(1138年)以前,曾在东北路泰州境内筑堑壕一道,后又修筑了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堑壕,并将其连成一线。该堑壕东起呼伦贝尔市,西至固阳县大青山北侧,全长近20xx公里。经包头的金堑壕呈南北走向,全长70余公里。在固阳县城东南方向7公里处明磴山北坡的堑壕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长约10公里,堑壕上的土楞还清晰可见,高度为2~5米不等,每隔1~2公里处设有方形土墩围墙。据说是金世宗为防御北方鞑靼(蒙古)的进攻而修筑,当时在达茂旗境内繁衍生息的`汪古部就曾为金王朝守护堑壕,后降附蒙古军的。到现在,还有以“堑壕”取名的村名和地名。怀朔镇与两个皇帝在固阳县城东北方向35公里处有一古城,城垣明显,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周长4667米,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在城内发现一座北魏时期的佛教殿堂遗址——“土窑”,出土了全国罕见的泥塑佛像,并有铜菩萨塑像、石臼、陶罐等大量北魏时代的文物。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古城就是北魏时北方六镇之一的怀朔镇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内蒙古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北魏古城遗址。现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朔镇最早建于北魏始光年间(424~428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属朔州管辖。北魏为保卫国都平城(今大同),在北方陆续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国防六镇,其中怀朔镇被史家看作北魏之咽喉或六镇之首,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作用重大。既可屯兵防范柔然等外敌入侵,又可发挥农业生产基地效应。当时通往阴山南北的一条重要通道稒阳道(今包头昆都仑沟)就由其扼守。当时,怀朔镇管辖范围大,统领五郡十三县,当时的镇将除统领怀朔镇军事外,还统领沃野、武川两镇的军事。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追尊为神武皇帝)从这里起家,北齐建立后从皇帝到大臣、将领几乎都是怀朔镇人,后又有怀朔镇乱世名将侯景灭南梁而自称汉帝(不久被部下刺杀)。
因此,怀朔镇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六镇之首”。北魏设置怀朔镇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献文帝经常亲自带兵主动向柔然进攻;传说花木兰替父从军就曾驻防在这里;494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陪同北魏孝文帝专门来怀朔镇巡视达七天之久。但如此重要的军事重镇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由于北魏朝廷日渐腐败,523年,发生了影响巨大的“六镇起义”。后历经战乱,怀朔镇很快成了荒无人烟之地。北魏永熙三年(537年)朔州内迁,怀朔镇废弃。从建立到废弃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到今天,我们只能从遗迹中来想象当年怀朔镇的盛况规模、宏伟气势了。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9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座落在兴和县大南山深处的苏木山旅游区,以其险峻的山势,茂密的森林,纷呈的花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贪享自然之美的旅行者,归者无不为其绝、其美所折服!
苏木山属阴山之尾,长达35公里,宽约25公里,平均海拔为1800米,森林覆盖率68.8%,华北落叶松木材蓄积量达25万立方米,树木最大胸径30公分左右,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也是内蒙古中西部区的天然植物王国。
当你沿蛇形山径攀援而行,直上景致迷人的最高点----望天涯。举目四望,但见群山叠翠,雾色缥缈,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壁画垂挂天际。轻懈送来浓浓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人间一切烦情愁绪荡然无存。
苏木山森林公园旅游区之雄奇,首先在天那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山岩巨石。登临绝顶,纵眼四望,细究山形,有的酷似罗汉张臂喜迎宾;有的如同金龟伸头探碧海;有的宛如擎天柱,浑圆挺拔入云霄。面对那形象逼真的“情人石”,不禁引发“头靠身依情切切,恩爱情第度千年”的幽幽暇思。苏木山之幽深,幽在山水林木,纷繁花草,飞禽走兽相依相附,浑然一体,隔世而立。
整个旅游景区以人工栽植的松林为主色调,花松翠杉尽染群山,自成一景,以其坚毅不拔之态,蔽日遮阴之神,足显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景区内到处可见山泉喷涌,或突泄于蓝天,或隐没于花丛,潺潺涓涓,如诉如泣。
苏木山森林公园真是一处人类的创造力与自然美的杰作。多年来它地处偏僻,如锁在深闺的佳丽难展芳容。是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终于使苏木山袒露出多姿多彩多情的风采。
森林公园有各种草类30余种。食用植物有黄花、木耳、蕨菜、蘑菇等十几种。其中蘑菇个大肉厚,味道醇香,是很著名的“口蘑”,正常年份产量达20多吨。此外,林区还生长着远志、山参、柴胡、黄芪、贝母、当归等药用植物120多种。其中野生黄芪属纯正的“正北黄芪”,含粉质高、糖分高,冬杆粗壮,颜色鲜黄,以根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也是上等的滋补佳品,在医药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林区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梅花鹿、袍子、獾子、野兔等十几种野生动物在林区繁衍生息。老鹰、杜鹃、百灵、半雉、啄木鸟、黄鹂等20多种飞禽川绕林间,情趣无限。
苏木山旅游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每到春季到来,大地复苏,这里万木吐新绿,泉水叮咚,鸟语花香,一派全新的景象;夏季,漫山遍野一片深绿,郁郁葱葱,流水潺潺,宁静优雅;秋季,万木成熟,果实累累,五颜六色,异彩纷呈;冬季,茫茫林海,漫漫雪原,树木伟岸挺拔,野生动物出没期间,这里的确是开展狩猎和滑雪的好场所。
魅力内蒙古的导游词 篇10
达来诺尔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内,面积119413公顷,1987年经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省级,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大鸨等珍稀鸟类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本区集湖泊、湿地、草原、沙地、残丘山地等多种生态系统为一体,由北向南形成了玄武岩台地棗湖积平原棗湖盆低地棗风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观格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内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内陆湖泊生太系统,境内有大小湖泊22个,其中最大的达来诺尔湖面积22833公顷。众多的湖泊、河流、沼泽及湿草甸等构成了占保护区总面积35.8%的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因而被列为亚洲重要湿地。
保护区内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据调查,种子植物有434种;脊椎动物中有鱼类21种,鸟类133种,哺乳类15种。基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白鹳、黑鹳、丹顶鹤、大鸨、玉带海雕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灰鹤等18种。本区是丹顶鹤、大鸨、大天鹅等珍稀鸟类的繁殖地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丹顶鹤繁殖的最西界,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