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网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2025-07-20 17:51:01心得体会访问手机版打开翻译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1)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2)

“你都退休了不在家好好待着,还每天跑出来干嘛?”

今年春节以来,每当小区进出的邻居打趣道,老史总会笑着说道“我是老党员了,遇到这样的大事,全国人民都动起来了,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做些分内的事。”说完便又在小区门口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上。

在疫情刚发生时,_市道德模范、内蒙古好人、退休交警_就已经拿上自己的消毒液,戴上口罩、扛起铁锹,行动起来了。他每天早早地到小区的垃圾倾倒点拿着手中的消毒液喷壶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将周围散落的垃圾捡拾到垃圾桶,随后换了衣服就急急忙忙地来到小区门口的党员先锋岗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进出小区的居民都会主动与老史打招呼,并主动到登记检测点进行登记。“老史是我们小区的老好人,也是我们的老相识,虽然他退休了,但是每天他还是在辛苦的为我们忙碌,我们应该主动配合他,不能给他添乱。”一位小区居民感慨道。

疫情肆虐,_只是_市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投身防疫一线做贡献的一个缩影。在战疫一线,还有许多道德模范通过捐款捐物、值班站岗、义务巡逻等方式为防控疫情献出一份力量,用实际行动展现着_市道德模范的责任与担当!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3)

朱海燕

以更细致的服务,为患儿康复保驾护航

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以来,她以身作则带领全科护士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保证每项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工作中她深知责任的重大,提供优质的消毒供应产品是医院安全运行的保证。她有一颗细致的心,挑剔的眼。总是对工作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有一天早上她在去污区检查工作,发现大家检查器械不仔细。她立即询问情况,护士说:“因为工作忙,再说清洗干净后检查包装区会在放大镜下仔细检查的,功能不佳的器械退回临床就行”。她却说器械就是无声的病人,需要在每个环节都要仔细的照顾,把器械按照不同的特点分类对待,精密的器械、质量有问题器械、常规器械采用有针对性方法处置,来保护器械不受损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在晨交班上,对护士操作视频进行回放,大家从多角度点评护士操作的优缺点,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护士规范操作的依从性,在团队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排班充分考虑护士个人意愿,同时结合科室工作的的动态,弹性排班,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创造了一支团结和谐高效的护理队伍。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4)

在中国的历史上,既有战死沙场的英雄烈士,也有在和平年代守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人民警察。在七一授勋大会上,有这样一位面容清癯,满头鹤发,腰杆笔直,走路带风的老人,他是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中国刑侦领域“国宝级”痕迹检验专家,被尊称为“定海神针”和“刑警之魂”的崔道植老先生。

技术传奇:

从一九五五年从警至今,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超过了七千件,而他始终保持着无一错案的传奇纪录。

崔道植参加过许许多多大案的刑事技术侦查工作,翻阅他的工作笔记,就好像浏览共和国的刑侦大案记录,这本工作笔记中记录着一系列的要案,每一场大案崔道植都亲临一线,凭借自己出色的经验和对蛛丝马迹的勘察分析,他一次次的拨开案情的迷雾,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钻研勤笃精神:

他从未停止过对新知的吸收和对新技术的探索,已经年过花甲的`崔道植老先生仍然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苦心研究,扎根实验,包括痕迹图像处理系统、弹头膛线自动识别系统等在内,填补了国内刑侦技术的一项项空白。

独创精神和探索精神:

为了不断精进刑侦技术,他跑过许许多多的高等学府和精密实验室,只为制造出符合他标准的硬件,除此之外,他独创的案件检测方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工作的几十年,他自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鉴定的难题,纠正了权威技术部门的错误结论,为中国刑侦事业贡献了自己力量。

报国精神:

崔道植老先生的用一生践行着:“报答党恩”的拳拳初心,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献身刑侦事业,崔道植老先生都以党为先,以民为先。为了祖国的刑侦事业,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战斗在技术攻坚前线,填补了新中国多项刑侦技术的空白。

我作为公司职员,要学习崔道植老先生的精神,以此作为激励自己的精神动力,在勇于担当中实现作为,建功立业。时时刻刻牢记为公司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初心。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5)

近期,看了党支部生活十一期的《又见“雷锋”》一文,了解到关于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有很多的感触。这样的先进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雷锋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奉献,什么叫做无私。

郭明义说:“我所做的一切,如果在30年前,在全民学雷锋的时代,应该是极其平常的。我这样去做事,就像父母抚养子女、儿女孝敬老人一样,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动机和缘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和30年前迥然不同,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利”字,背信弃义,损人利己,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乎将社会道德都已经淡忘了。而郭明义同志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无私奉献,单位多次分房他都婉言拒绝,在现在社会能面对房子不动声色的人绝对少之又少,可他就宁愿自己住在小房子里,把机会留给身边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其实他自己何尝不需要房子呢?这就是郭明义同志的奉献精神!有很多人认为雷锋时代已经远去,雷锋精神也逐渐淡去。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雷锋精神还在,而且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好同志,这样的好党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应与时俱进,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大有裨益,不可或缺。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可能我们只是非常渺小的个体,不能有轰轰烈烈的成绩,可如果每个人都做一件小的好事,汇聚起来就是件大事,何况,为人民服务无小事,只要投身于实践,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我们就能把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光大。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6)

当我们走在上班的路上,享受着阳光赐予的温暖;当我们手拉孩子,携着爱人林间漫步;当我们陪伴父母,报答养育之恩之时。这些对荆州乡纪委书记李夏及李夏的家人来说已经永远的定格在了抢险救灾的路上,李夏的年轻生命,和他未完待续的事业一起,也永远留在了这个夏天。从此我们党失去了一个好干部,孩子失去了宠爱她的爸爸、妻子失去了丈夫、年迈的父母失去了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令人扼腕而叹。

在他帮扶的贫困户眼中,李夏是一个好干部,总是像家人看望他们,带着他们脱贫;在同事眼中,他认真负责,有天然的人民情怀;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说到做到,重承诺的人,但这一次,关于妻子的生日,关于女儿电话手表办卡,恐怕他将永远无法兑现承诺了......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更因短暂而无价。年仅33岁的李夏,没有虚度此生,在群众危难时刻毫不退缩、不怕牺牲,用短暂且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树立起共产党员的标杆,以生命之躯扬起了鲜红的党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坚守。“在路上”是李夏的微信昵称,“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或许,他一直都为群众、为家人忙碌奋斗在路上。李夏同志告诉我们工作总要有人干,条件再艰苦,弯下腰去适应;工作再困难,迎上前去拼搏。

李夏同志与我是同龄人,同一年的公务员,孩子也同龄,但他身处基层一线,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任务,都比我要恶劣得多、繁重得多。李夏同志不惧艰险、奋勇向前,展现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这给刚踏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带来的是无限的动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我要主动向李夏同志对标看齐,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7)

烈日炎炎下,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如同宝石般跌落在地上,显得格外醒目和璀璨,瞬间蒸发的热气,仿佛迷雾般神秘而美丽。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汗水。

中国——一个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国家,是劳动,铸就了辉煌的历史。

五千年传承的劳动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普通劳动人民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劳动是永恒的话题,热爱劳动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放在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他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永恒不变的,像一颗埋藏在心底的种子,随着时光的飞逝,发芽、长大、枝繁叶茂,最后结出硕大的果实散落大地,继续传承。

我们的城市,离不开平凡而伟大的环卫工人,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的时候,还在熟睡的我们,可曾想过环卫工人已在凌晨的大街上开始忙碌;当骄阳似火熊熊燃烧时,他们依然在烈日下清理环境。他们那平凡而坚强的身影,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让我看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坚强和伟大。

当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是工程师们为我们绘制的美好家园,是建筑工人用他那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创造了城市的繁荣。他们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早已湿透,他们那黑亮又结实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明亮的汗珠挂满脸庞,是劳动,让他们的生活坚韧而有尊严。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从小怀揣梦想,而我们的梦和中国梦息息相关,没有伟大的祖国,何来平凡而伟大的人民。作为一个公司的普通职员我们和所有一线的工人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

随着销售黄金期的到来,公司的生产任务紧,工期短,领导下达了集体支援车间的命令,大家紧张又兴奋。铃~~~电话响了,接到命令,办公室所有人员立刻穿上工作服,带上防护手套,急匆匆的赶往车间。车间里轰轰隆隆的机器声,闷热的环境让大家有些喘不上气来,看着工人们已经湿透的衣服,急促的喘气声和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人们藏在心中勤劳的力量。大家各自分工,没有抱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所有人一起紧张而有序的完成每一次任务,虽然累的已没有力气,汗水已无数次从额头划过,但繁忙的工作抵挡不住同志们劳动的热情,爽朗的笑声和机器的轰鸣声在车间上空演奏着一曲澎湃的乐章。这就是我们最平凡,最可爱的同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能量。

劳动美创造着中国梦,伟大的劳动者们用我们平凡而有力的双手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增砖添瓦吧。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8)

按照市中院《全市法院关于开展向滕启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等方式,扎实开展了学习活动。

滕启刚,中国共产党员。在法院工作31年间,先后从事刑事审判、民事审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审判等工作。去世时,任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主要负责行政审判和千山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工作。曾获得“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带领行政审判庭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20__年6月4日,滕启刚同志在家中突发疾病去世,办公室里,他的“老搭档”——一副碎了很久也没换的旧眼镜还摆在一堆案卷上,仿佛他从没离开,在等着他回来。

滕启刚曾说,他审过的案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案子再多也没关系,只要怀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和秉持正义的决心,一件一件把它们办完,定会为百姓带来朗朗光照。

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干得有模有样、风生水起。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审判工作无比热爱。他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废寝忘食,不顾一切。他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以群众苦为苦,力求实质性解决问题;对同事,肝胆相照,如兄长般关爱;对后辈,春风化雨,像老师一样督促进步。他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持家有道。

滕启刚生前受理的案件数量在辽宁并不算多,他30年共审结了1927件案件,这个数字在法院里未必很突出。然而,谁也算不清楚他在诉前还化解了多少矛盾,在生活中帮助他人解决了多少难题。

不管多忙,现场永远是滕启刚的第一法台。凡是遇到涉行政类的环资案件,滕启刚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去调查,再次确认案件类型,确保案件管辖无误。“加强学习”是他提到最多的词儿。

滕启刚调解有“三不原则”:不违反法律、不违背事实、不违背良心。他将情理法融为一体来讲述,运用传统文化启发人、乡土人情感染人、现身说法教育人、以案释法震慑人,他把当事人的案子都当作自己的案子来办。

滕启刚也有受气的时候,每当他自己受委屈时,他都会说:“群众打官司很不容易,你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当事人打官司的痛处。”他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化解矛盾的机会。坚持有案必立,着力解决群众“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的“三不”问题。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可对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他的人生。

在法院工作近30年,审过的案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已在天命之年,始终无畏岁月,老骥伏枥,我相信我还是从前那个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义的少年。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经历并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开放和发展,爱党于我而言,是一种镌刻进生命里的情感。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来之不易,让我从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励我要永远做一名坚韧不拔、永不生“锈”的共产党员。要做社会治理的推动者,又是百姓利益的守护者,工作中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法治格局框架内寻找公正与效率、理想与现实、自由与秩序的最佳结合点。

“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舍小家顾大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融入到每一份的公正判决中,融入到每一次的矛盾化解中。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百姓恳切的诉求和期待,就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初心动力,百姓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继续努力的深厚底气,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启新的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9)

朱有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选择投身新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__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一句承诺,映照一位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

他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年代,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农民种地很辛苦,但再怎么拼命干活,种的粮食仍吃不饱。”他甚至做梦,一个玉米秆上结出五六个棒子,一株植物上面结西红柿、下面长土豆,这样大家就能吃饱了。

关于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作文2025年 (篇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用的还是苏联较为落后的炼油技术,难以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流化催化裂化作为当时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但国外一些国家封锁了最新技术。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仅几十套,时年34岁的陈俊武作为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终于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这项技术。

陈俊武:短短半年时间内把它的资料尽量变成胶卷,胶卷拍了400卷,另外我们还拿到很多图纸资料,也记了很多笔记。

“取经”回来的陈俊武和技术人员干脆住进干馏炉旁的简易房里,睡大通铺,争分夺秒设计适合中国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由上百套仪表、数千个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组成。

经过1300多个日夜攻坚克难,陈俊武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带动国内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5年,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陈俊武:那时候是国家困难时期,我们当然也得咬着牙,克服困难熬过去。

工作了70年,时至今日,他依然在“想方设法地创新”。

陈俊武: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在科技前沿奋斗,努力创新,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受人民欢迎的科学家。

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这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70载奋斗人生,因与祖国同频共振而更添荣光、更加精彩。